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叁 文学启蒙新青年(2)

正文 叁 文学启蒙新青年(2)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他的“大”落实到哪几个部分呢:

    一)国家观念

    20世纪初,亡国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就在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建同盟会时,陈独秀也在家乡安徽和友人暗中建立爱国革命团体“岳王会”,并被推荐担任会长。顾名思义,要以民族英雄岳飞的志向,为这个团体的志向,意在排满。岳飞当年所抗金辽便是清人祖先。

    但又不止于如此,他对“国家”的反思是深重的。这年,他分析了中国“亡国”的原因:民众“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

    所谓中国人眼里的“家”,不是一般的家庭,而是大家族――封建社会的基础,封建宗祀世袭的产物。它勾起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网。对这个中国封建式的家庭,真正反思和幻灭的前有《红楼梦》,后有巴金的《家》。但陈独秀摸到了根源:“家”观念,中国的社会组织是一个个的家,以及由它滋生的有家无国的狭隘。

    在这个“家”的基础上,是可怕的私有观念,而无集体意识。故而,他又批判:“现在中国的官,无非是想弄几文钱,回家去阔气,至于国家怎样才能够兴旺,怎样才可以比世界各国还要强盛,怎样才可以为民除害,怎样才可以为国兴利,这些事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官没有国家观念,比民没有国家观念更可怕,只会以权谋私利。

    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是热爱一个抽象的中华民族或*,而陈独秀的爱国,走向了文化批判的深处,搔到了国人心态的痒处,这也是他能成为新文化领袖式人物的端倪。

    二)思想观念

    所谓中国人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是宿命思想。造成这种思想的最大根源,是封建迷信和民俗。譬如烧香、拜菩萨,他对认为这些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呢,又不能佑护国家不受外洋凌辱,还不如教育和开垦、工艺、矿务等,能强大自身。

    当时中国人的业余娱乐生活,是爱听戏。陈独秀也看到中国戏曲对百姓思想的毒害,如人生是为了讨取富贵功名的思想,在这一时期他办的重要报刊《安徽俗话报》中,批评戏曲都是“富贵功名的俗套。我们中国人,从出娘胎一直到进棺材,只知道混自己的功名富贵,至于国家的治乱,有用的学问,一概不管,这便是人才缺少,国家衰弱的原因。戏中若改去这等荣华富贵的思想……倒也很于风俗有益。”

    这无疑是很深刻的,触到了中华几千年来封建旧文化的俗风俗气。

    回想封建统治建立之初的春秋战国,那时百家争鸣的人士们,孔子、庄子、孟子等著书参政,都不是为了稻粱谋,以及个人的功名富贵,目的在于改革弊政,替举国百姓设想,有宏大视野,而秦汉以下的大多数人一生的追求,就是为了封官荫妻,哪里有什么国家观念,二千年来摇头晃脑背着四书五经,多是奔着做官富贵私利而去,越来越庸碌狭隘,哪里管国家百姓死活。大贤的大智慧没有学到,尽是些文蠹。

    所以,追求“荣华富贵”的思想,是诱害国人的不良因素之最。

    对身处这种文化的陈独秀而言,把匕首刺向自身,无疑是个思想犀利的人物,充满了既新奇又深刻的见解,这就远远超越了康有为和梁启超停留在学外国的皮毛的阶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