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叁 文学启蒙新青年(3)

正文 叁 文学启蒙新青年(3)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三)道德观念

    早在1903年,他的爱国热情最高昂时,便在参与起草的《安徽爱国社拟章》中明言:“戒烟、嫖、赌一切嗜好”。

    这年他二十四五岁,血气方刚,还是锐意新气象的青年学生,做到这些,并不是很难。在传统,那些封建家族的*浪荡的纨绔子弟,及老成世故的旧道德观念里的男人,奉行自身为一家之主,譬如《红楼梦》里的贾琏薛蟠之徒,可以为所欲为,妻妾成群,任性狎妓……这也是腐朽没落的旧生活方式。被爱国的新人类所不屑。

    不过,陈独秀的道德观念并不是很严谨。例如狎妓,他也沾染,这是男子本性,也不能完全归于旧道德和新道德的区别。建国之后,只允许一夫一妻制度,但“地下情”也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

    至于婚外情,他也是很突出的,曾经和姨妹成婚,被族人所反对,他也不管不顾,冲破这种压力,但是这段婚姻之后,他仍屡有婚外情,和曼殊一样,对女人兴趣从未断过,只是没有曼殊那样爱到纠结的情愫,曼殊是痴男子,他是正常男人。只能说在家庭观念上,他并非保守主义者,但也不同于旧士大夫。

    旧道德还包括忠孝,愚忠和愚孝。他叛逆,但对母亲至孝,即便只是过继之母(嗣母),他也事孝到终老。他反封建权威,但将这和孝道区分开来,是很人性的。相反,如今摒弃了以孝为基的现代文化,走向了亲情冷漠的沙漠,很值得现代人反思。

    这是他在革命形势中,重新认识中国社会的早期阶段。可是到了1907年,国内革命起义不成熟,屡屡失败,又没有外在国难危机刺激,革命陷入低迷,他只得再度去往日本求学,之后,就进入了人生一个怀才不遇的阶段。

    “本有冲天志,飘摇湖海间。

    偶然憩城廓,犹自绝追攀。

    寒影背人瘦,孤云共往还。

    道逢王子晋,早晚向三山。”

    这是他此时写的咏鹤诗,借鹤来抒自己的胸襟怀抱和内心的孤独,一首颇显性情的小诗,把他和同时代的很多革命友人或后来文人,譬如章太炎、胡适等学究分子区分开来。大凡有冲天志的,不甘于人后追随,也不甘心埋头于读书,而是有国家之志,要成为国家之器。

    诗里藏着志向。从来,他是想要做伟丈夫的。

    直到武昌首义后,1911年辛亥革命,举国光复,他才喜出望外,回到国内,受邀出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不过,这时安徽政治局势不稳,就都督一两年之内就换了好几个人,他的政治命运也很不安稳。尤其是在孙中山发起的讨袁的二次革命时,他积极响应革命,反对袁世凯,但在组织上失利,惹怒了岳王会的旧友龚振鹏,被对方监禁后,要准备枪杀。

    陈独秀那不怕死的烈骨,在这次生命危难时刻,也表现得格外突出,从容对敌说:“要枪决就快点吧!”这就是大丈夫,从来不是投机革命和投降派。

    他被同情革命的乡绅营救出狱,1914年再度逃到日本,过着非常贫俭,形如乞丐的生活,身上长了很多虱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人生最光辉的一个阶段,就在这之后来临。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