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云南讲武堂岁月(2)
目录:穿越1909之决胜远东| 作者:红颜血战旗| 类别:都市言情
在云南讲武堂,发生并由苏兰香亲自进行危机处理的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件,就是骑兵科学生对顾品珍的反对。顾品珍是留日士官生,在校时即参加同盟会,是时回云南在陆军讲武堂担任骑兵科军事教官兼骑兵科长。顾品珍虽在军事上有所造诣,但为人心胸狭窄偏执,因为顾品珍缺乏长远的谋略眼光和军政领导者必备的胸襟,故此长远来讲顾品珍斗不过唐继尧是一种必然,但在此时直接引发的事件,是顾品珍对云南讲武堂骑兵科学生处理关系时心胸狭窄苛刻且动辄体罚,一次体罚中的导火索致使发生了讲武堂骑兵科大半学生集体反对顾品珍这一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后,苏兰香利用她作为军事学科领先者和讲武堂同盟会谋略骨干成员的影响力,进行了一次危机处理。她考虑到,看出顾品珍心胸狭窄以后跟他反唐继尧是不智,但在现在辛亥革命发起之前贸然反对顾品珍也是不智,这两件事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反做更是不智。于是,在反对顾品珍的学生即将举动的一触即发之际,苏兰香让龙云、邹若衡帮忙维持秩序和把骑兵科同学集中起来,她有话要向同学们说。有龙云、邹若衡帮忙维持秩序,极个别平日里对自己有矛盾不满的同学不至于怎么样,她可以把要表达的内容完整表达清楚。
要进行举措反对顾品珍的同学和其他同学集中在一起,龙云、邹若衡警惕地守在门口。等到同学们安静下来,苏兰香对大家说:“对某人的为人为事看不惯是人皆有之的常情,然而,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往往和处理方式联系在一起。要驱逐顾品珍,要考虑到现在省里重视留日士官生,而且顾品珍既然来到了这个位置就肯定有他不可动摇的根基在,一旦驱逐不成,以他的处理问题方式,矛盾更加激化,后果可以想象,自然是我等不愿所见。而一旦驱逐顾品珍成功,运动一旦爆发则难以控制,若一旦走向难以控制的方向而导致大批讲武堂教官被驱逐,那么革命尚未成功,若出现讲武堂重新被拥护封建的人物控制的局面,以缺乏领导者的盲目运动来反对这种重新被拥护封建专注的人物控制的现象发生,恐怕群龙无首事起仓促,成功概率大大减小。而若现在不发起驱逐顾品珍的运动,一则不至于出现若驱逐不成则他的处理方式让矛盾更加激化这一问题,二则暂且利用他为革命起义做准备,事成之后,再各自选择所共事之人未迟。”
这一番话,分析利弊,讲得清清楚楚。很多原本在动摇之中的同学冷静了下来,而原本执意要反对顾品珍的同学虽然仍坚持反对,但底气已经不足。
在这一趋势之下,苏兰香乘胜追击,继续发表演说巩固成果,终于使反对顾品珍事件平息下来。
事件平息后,即面临着善后处理。苏兰香敏锐地察觉到,这件事情虽然她会严格保密,但不可能不传到校方那里,而一旦被校方知道后,由谁来承认发起对顾品珍的反对事件是一个问题。而且她发现,主要的发起者有不少是拿得起放不下的人,若他们不承认而到时候自己主动承认替他们包揽下来,反而会让他们感到没面子而更增加对自己的忌恨。所以,在现在的内部会议上,就要定下来,一旦校方问起,由自己来主动承认,毕竟自己是唯一的女学生,承认之后受到的处罚不会过于严厉也不容易激发矛盾,而且有谢汝翼的面子,不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而如果到正式问起时再临时替人承认包揽,那就是遭致忌恨的祸源了。
当然,苏兰香决心冒这个险是有更深原因的。一则是她本来的正直人格在起作用,无论是在军事生涯中还是生活中她都愿意在执法严明的前提下公正并与人为善,二则是虽然此时蔡锷尚未来到云南,但蔡锷所重视的将领基本素质即是良心血性。这就促成了她在这次事件的善后中主动提出由她来承认包揽下的这一行动。
苏兰香在事件善后的学生秘密会议中即主动提出由她来承认包揽下这一事件,当然大部分同学不可能完全明白她的心机,但都不由得暗自叹道,果然是厉害。
虽然苏兰香严格保守秘密,但不出所料,事件还是传到了校方和顾品珍那里。云南讲武堂总办是李根源,同样是辛亥革命元勋。顾品珍的心胸就没有李根源的开阔了,召集学生训话,问是谁发起了这一事件。
苏兰香站出来,主动承认是自己。顾品珍带着怒气盯着她看了片刻,猛然抬起手给了她一记耳光,原本美丽娇柔的苏兰香几乎站立不稳,但还是站稳了,采取沉默而谦逊但有一种不可动摇的力量的态度站着。
顾品珍怒气冲冲地指着苏兰香说:“给我好好反省,写检讨!”说罢拂袖而去。
苏兰香不置可否,她知道以李根源的领导才能,必定会得到正反两方面的情报信息,李根源会来找她的。果然不出所料,当顾品珍离去同学们纷纷围上来的时候,接到通报,李根源让她过去一趟。
来到李根源的办公室,李根源已经等在那里。李根源不动声色地问:“这次事件的发起者不是你,是吗?”
苏兰香什么也不说,保持沉默。
李根源静等了一会,说道:“我知道是你平息了这次事件,并且主动为挑头的同学承担了过错。两方面的消息我都得到了。”
苏兰香淡淡地低着头,仍然保持沉默。
李根源的口气和缓下来,对苏兰香说:“姑娘,我没有看错你,你有胆略、有血性,是一代名将的好材料。虽然是女儿身,但并不逊色于男儿。希望你好自为之,继续努力,成为军事救国的一代奇才。顾品珍那边,你不用担心,我会跟他说,他不会为难你的。希望你能够不骄不躁,为军事救国和成为一代名将而努力。”
这次风波过去,也为苏兰香以后成为蔡锷手下得力将领和纵横西南局势打下了基础。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1911年,云南讲武堂第一期学生的毕业和辛亥革命都即将来临。
1911年,蔡锷来到云南。范石生和杨蓁原本与蔡锷有深厚关系,范石生和杨蓁向蔡锷举荐了苏兰香,苏兰香第一次见到蔡锷时,即向蔡锷分析了整个西南局势与西藏形势。
蔡锷第一次接见苏兰香时,蔡锷淡淡微笑道:“范筱泉和杨映波说起过你,胆略与血性不同一般,想听听你在军事方面的见解。”
苏兰香答道:“前辈谬赞,学生实不敢当,但求无愧于军人责任。学生目前关注的,是西藏局势,在整个西南局势的大背景下,西藏局势尤为重要。”
西藏局势也正是蔡锷所为之殚精竭虑的,为保卫中华国土,在西藏问题上蔡锷倾注了无数心血。但蔡锷不动声色淡淡问道:“对西藏局势,你的见解是什么?”
苏兰香答道:“西藏局势须连接整个西南形势看。当前之计,是取得整个西南地区的统一合作,四川北连秦晋、东连武汉,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又是我中华国土腹地之依托防线,故此云南革命后须解决四川局势,而中南半岛到滇桂黔粤四省又是关键的战略通道,英法两国卧榻之侧,整个西南的统一合作与安稳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西藏局势。从内政上看,云南革命后不可忙着土改,急则易生变,只要把法制和财政收归统一、其余仍不触动各土司原有规则利益,则可解决问题。从军事上看,云南革命后即分路出兵援川,对黔在攻势和联合求稳之间,先主攻川而缓图黔似更得当。滇黔川桂粤五省局势定后,总体规划军队布置和一旦遭遇外敌侵略的出兵路线及运输路线、军队展开部署、作战协同等,作为抵御外侮的大战区。”
紧接着,对于西藏的具体情况,苏兰香分析道:“解决西藏局势,应防川军掣肘和袁世凯出于利益的掣肘,从四川省的情况来看,借革命之机趁机插手西藏在所难免,然而四川军人出身及军纪训练良莠不齐,恐怕难免在西藏滋生事端,给外敌侵略以可趁之机。边疆问题向来最怕的就是内地人大规模涌进边疆,每每内地之人大规模涌进边疆就是祸端的开源,这在历史上治理边疆问题都是可以借鉴的,要想治理好边疆,不能采用以内地人大规模涌进边疆的方式以免适得其反,而应该换一种思路获得边疆的长治久安。”
蔡锷问道:“不能采用以内地人大规模涌进边疆的方式,以免为祸端开源,历史上历代须详查,认识确为深刻。那么,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抵抗外敌入侵并治理西藏?”
苏兰香坚定而诚挚地说:“我是一个穆斯林姑娘,热爱中华祖国并以强国防并强全中华民族之精神为夙愿,对边疆问题也曾下过功夫研究,最大的体会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可换得长治久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需要探察人们的想法,有的人看重经济发展,但有的人更为看重心灵的骨气和精神、经济发展和强制性的文化学习反而对他们的心灵和精神骨气灵感是一种抵制作用,两种不同想法的人若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另一种人,势必坏事,这就是建设和治理中所需要的换位思考的例子。对于现在面临的具体问题,准备在军事上和政略上双管齐下,军事上,开辟云南大理至云南西北部进藏通路,进藏军队不可多,只以少数精锐长途奔袭一举底定乱源,其余问题放到政略方面解决,政略上,文成公主治藏故事是可以借鉴的历史。(还有杨增新治疆历史亦有可借鉴之处,然而时间在辛亥革命后。)”
苏兰香的思路确有创建性。文成公主治藏故事……蔡锷若有所悟。蔡锷内敛而充满沉重期待地说:“若我受到川军利益和袁世凯政略的掣肘,希望你能够以精锐长途奔袭底定乱源,并以文成公主治藏故事维持西藏长治久安。”
这一事件发生后,苏兰香利用她作为军事学科领先者和讲武堂同盟会谋略骨干成员的影响力,进行了一次危机处理。她考虑到,看出顾品珍心胸狭窄以后跟他反唐继尧是不智,但在现在辛亥革命发起之前贸然反对顾品珍也是不智,这两件事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反做更是不智。于是,在反对顾品珍的学生即将举动的一触即发之际,苏兰香让龙云、邹若衡帮忙维持秩序和把骑兵科同学集中起来,她有话要向同学们说。有龙云、邹若衡帮忙维持秩序,极个别平日里对自己有矛盾不满的同学不至于怎么样,她可以把要表达的内容完整表达清楚。
要进行举措反对顾品珍的同学和其他同学集中在一起,龙云、邹若衡警惕地守在门口。等到同学们安静下来,苏兰香对大家说:“对某人的为人为事看不惯是人皆有之的常情,然而,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往往和处理方式联系在一起。要驱逐顾品珍,要考虑到现在省里重视留日士官生,而且顾品珍既然来到了这个位置就肯定有他不可动摇的根基在,一旦驱逐不成,以他的处理问题方式,矛盾更加激化,后果可以想象,自然是我等不愿所见。而一旦驱逐顾品珍成功,运动一旦爆发则难以控制,若一旦走向难以控制的方向而导致大批讲武堂教官被驱逐,那么革命尚未成功,若出现讲武堂重新被拥护封建的人物控制的局面,以缺乏领导者的盲目运动来反对这种重新被拥护封建专注的人物控制的现象发生,恐怕群龙无首事起仓促,成功概率大大减小。而若现在不发起驱逐顾品珍的运动,一则不至于出现若驱逐不成则他的处理方式让矛盾更加激化这一问题,二则暂且利用他为革命起义做准备,事成之后,再各自选择所共事之人未迟。”
这一番话,分析利弊,讲得清清楚楚。很多原本在动摇之中的同学冷静了下来,而原本执意要反对顾品珍的同学虽然仍坚持反对,但底气已经不足。
在这一趋势之下,苏兰香乘胜追击,继续发表演说巩固成果,终于使反对顾品珍事件平息下来。
事件平息后,即面临着善后处理。苏兰香敏锐地察觉到,这件事情虽然她会严格保密,但不可能不传到校方那里,而一旦被校方知道后,由谁来承认发起对顾品珍的反对事件是一个问题。而且她发现,主要的发起者有不少是拿得起放不下的人,若他们不承认而到时候自己主动承认替他们包揽下来,反而会让他们感到没面子而更增加对自己的忌恨。所以,在现在的内部会议上,就要定下来,一旦校方问起,由自己来主动承认,毕竟自己是唯一的女学生,承认之后受到的处罚不会过于严厉也不容易激发矛盾,而且有谢汝翼的面子,不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而如果到正式问起时再临时替人承认包揽,那就是遭致忌恨的祸源了。
当然,苏兰香决心冒这个险是有更深原因的。一则是她本来的正直人格在起作用,无论是在军事生涯中还是生活中她都愿意在执法严明的前提下公正并与人为善,二则是虽然此时蔡锷尚未来到云南,但蔡锷所重视的将领基本素质即是良心血性。这就促成了她在这次事件的善后中主动提出由她来承认包揽下的这一行动。
苏兰香在事件善后的学生秘密会议中即主动提出由她来承认包揽下这一事件,当然大部分同学不可能完全明白她的心机,但都不由得暗自叹道,果然是厉害。
虽然苏兰香严格保守秘密,但不出所料,事件还是传到了校方和顾品珍那里。云南讲武堂总办是李根源,同样是辛亥革命元勋。顾品珍的心胸就没有李根源的开阔了,召集学生训话,问是谁发起了这一事件。
苏兰香站出来,主动承认是自己。顾品珍带着怒气盯着她看了片刻,猛然抬起手给了她一记耳光,原本美丽娇柔的苏兰香几乎站立不稳,但还是站稳了,采取沉默而谦逊但有一种不可动摇的力量的态度站着。
顾品珍怒气冲冲地指着苏兰香说:“给我好好反省,写检讨!”说罢拂袖而去。
苏兰香不置可否,她知道以李根源的领导才能,必定会得到正反两方面的情报信息,李根源会来找她的。果然不出所料,当顾品珍离去同学们纷纷围上来的时候,接到通报,李根源让她过去一趟。
来到李根源的办公室,李根源已经等在那里。李根源不动声色地问:“这次事件的发起者不是你,是吗?”
苏兰香什么也不说,保持沉默。
李根源静等了一会,说道:“我知道是你平息了这次事件,并且主动为挑头的同学承担了过错。两方面的消息我都得到了。”
苏兰香淡淡地低着头,仍然保持沉默。
李根源的口气和缓下来,对苏兰香说:“姑娘,我没有看错你,你有胆略、有血性,是一代名将的好材料。虽然是女儿身,但并不逊色于男儿。希望你好自为之,继续努力,成为军事救国的一代奇才。顾品珍那边,你不用担心,我会跟他说,他不会为难你的。希望你能够不骄不躁,为军事救国和成为一代名将而努力。”
这次风波过去,也为苏兰香以后成为蔡锷手下得力将领和纵横西南局势打下了基础。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1911年,云南讲武堂第一期学生的毕业和辛亥革命都即将来临。
1911年,蔡锷来到云南。范石生和杨蓁原本与蔡锷有深厚关系,范石生和杨蓁向蔡锷举荐了苏兰香,苏兰香第一次见到蔡锷时,即向蔡锷分析了整个西南局势与西藏形势。
蔡锷第一次接见苏兰香时,蔡锷淡淡微笑道:“范筱泉和杨映波说起过你,胆略与血性不同一般,想听听你在军事方面的见解。”
苏兰香答道:“前辈谬赞,学生实不敢当,但求无愧于军人责任。学生目前关注的,是西藏局势,在整个西南局势的大背景下,西藏局势尤为重要。”
西藏局势也正是蔡锷所为之殚精竭虑的,为保卫中华国土,在西藏问题上蔡锷倾注了无数心血。但蔡锷不动声色淡淡问道:“对西藏局势,你的见解是什么?”
苏兰香答道:“西藏局势须连接整个西南形势看。当前之计,是取得整个西南地区的统一合作,四川北连秦晋、东连武汉,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又是我中华国土腹地之依托防线,故此云南革命后须解决四川局势,而中南半岛到滇桂黔粤四省又是关键的战略通道,英法两国卧榻之侧,整个西南的统一合作与安稳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西藏局势。从内政上看,云南革命后不可忙着土改,急则易生变,只要把法制和财政收归统一、其余仍不触动各土司原有规则利益,则可解决问题。从军事上看,云南革命后即分路出兵援川,对黔在攻势和联合求稳之间,先主攻川而缓图黔似更得当。滇黔川桂粤五省局势定后,总体规划军队布置和一旦遭遇外敌侵略的出兵路线及运输路线、军队展开部署、作战协同等,作为抵御外侮的大战区。”
紧接着,对于西藏的具体情况,苏兰香分析道:“解决西藏局势,应防川军掣肘和袁世凯出于利益的掣肘,从四川省的情况来看,借革命之机趁机插手西藏在所难免,然而四川军人出身及军纪训练良莠不齐,恐怕难免在西藏滋生事端,给外敌侵略以可趁之机。边疆问题向来最怕的就是内地人大规模涌进边疆,每每内地之人大规模涌进边疆就是祸端的开源,这在历史上治理边疆问题都是可以借鉴的,要想治理好边疆,不能采用以内地人大规模涌进边疆的方式以免适得其反,而应该换一种思路获得边疆的长治久安。”
蔡锷问道:“不能采用以内地人大规模涌进边疆的方式,以免为祸端开源,历史上历代须详查,认识确为深刻。那么,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抵抗外敌入侵并治理西藏?”
苏兰香坚定而诚挚地说:“我是一个穆斯林姑娘,热爱中华祖国并以强国防并强全中华民族之精神为夙愿,对边疆问题也曾下过功夫研究,最大的体会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可换得长治久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需要探察人们的想法,有的人看重经济发展,但有的人更为看重心灵的骨气和精神、经济发展和强制性的文化学习反而对他们的心灵和精神骨气灵感是一种抵制作用,两种不同想法的人若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另一种人,势必坏事,这就是建设和治理中所需要的换位思考的例子。对于现在面临的具体问题,准备在军事上和政略上双管齐下,军事上,开辟云南大理至云南西北部进藏通路,进藏军队不可多,只以少数精锐长途奔袭一举底定乱源,其余问题放到政略方面解决,政略上,文成公主治藏故事是可以借鉴的历史。(还有杨增新治疆历史亦有可借鉴之处,然而时间在辛亥革命后。)”
苏兰香的思路确有创建性。文成公主治藏故事……蔡锷若有所悟。蔡锷内敛而充满沉重期待地说:“若我受到川军利益和袁世凯政略的掣肘,希望你能够以精锐长途奔袭底定乱源,并以文成公主治藏故事维持西藏长治久安。”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1909之决胜远东》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1909之决胜远东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